2024年5月7日是第二十六个“世界防治哮喘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赋能哮喘教育”。
支气管哮喘(简称哮喘)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异质性疾病,其发病机制包括平滑肌功能异常、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等。过敏性哮喘是哮喘最常见的类型,是一种发作性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,通常由于患者吸入或以其他方式接触到过敏原而引发,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、咳嗽、气促、胸闷等症状。
过敏性哮喘的诱发因素
1.遗传因素,过敏性体质、父母或亲属患有过敏史的易患此病。
2.吸入过敏原,如花粉、尘螨、柳絮、霉菌、皮屑、动物皮毛等。
3.吸入非特异性刺激物,如二氧化硫、甲醛等。
4.摄入易过敏的食物,如鱼、虾、牛奶、坚果等。
5.气候发生变化,尤其是冷空气的刺激。
6.其他因素:如压力过大、精神紧张、剧烈运动等。
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特点
1.易发作性:接触过敏原、冷空气、化学物质等各种刺激因素可诱发哮喘发作。
2.季节性:常在春秋花粉季易发作或加重。
3.可逆性:经正规治疗后可缓解症状实现良好控制。
4.节律性:常见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。
SUMMER
过敏性哮喘的防护
1.减少过敏原的接触:外出时,戴好口罩、帽子等,尽可能减少与花粉、柳絮等物质的接触。从外面回来后,要先洗脸洗手,更换衣物。
2.注意家庭环境卫生:在家时,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整洁,平时勤打扫,保持环境清洁,尽量不养猫狗等宠物,减少地毯的使用,勤换被褥。
3.注意保暖:春秋季气候多变容易刺激呼吸道,可能引起气道收缩、痉挛,诱发哮喘。
4.增强免疫力:适当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,降低因感染诱发的哮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