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分证是热入血分的深重阶段,它的病位主要是在肝肾。在血分证重的辨证大致可为血热妄行、肝风内动、血热伤阴、亡阴失水四种情况。血热妄行,可凉血解毒,方剂用犀角地黄汤;肝热风动,可清热熄风,方剂可用羚羊钩藤汤;血热伤阴,可滋阴养液,方剂用复脉汤;亡阴失水,可滋阴潜阳,方剂可用大定风珠散加减。
一、血热妄行血热妄行肝血动,出血斑疹发紫红。手足心热夜尤甚,壮热口渴气分同。治法凉血兼解毒,犀角地黄服之中。[注释]
血热妄行是热伤于肝血所致,其表现为:出血,斑疹色暗,发紫红,手足心热,夜间尤甚,伴有壮热口渴等气分证表现,舌降,脉数。法应清热凉血解毒,方剂用犀角地黄汤加减。
[按语]
本证见于现代医学的出血性疾患,并有其症候者。
本证的临床表现是:出血(包括吐、衄、便血、发斑、非时的经血)血色深红,发紫而暗淡,斑疹色暗发紫,发热夜重,心烦少寐,手足心热,壮热口渴,舌降脉数。
本证的病机是:温热之邪进入血分,血得温则行,得热则速行或妄行,今血热妄行,动血故引起出血;发斑、血色深红同出血机制相同,是血中有热的象征;手足心热,夜间尤甚是血热阴虚的反映;血热影响心神则心烦少寐;壮热口渴是气分证,兼见此证是气血两燔;舌脉为热入血分之见证。
本证的治疗原则:凉血解毒。
常用药物
凉血解毒:紫草、犀角、牡丹皮、赤芍药、大青叶、板蓝根、青黛、玄参。
本证的常用方剂是:犀角地黄汤加减:犀角、地黄、赤芍药、牡丹皮。
加减:心火独亢加黄连、黄芩;血瘀胸痛加大黄、桃仁;若气血两燔者宜两清气血,方剂可用清瘟败毒饮;发斑加大青叶、紫草;便秘加大黄、芒硝;抽搐加僵蚕、全蝎、蝉蜕;湿热郁蒸加龙胆草、茵陈、黄柏。
二、肝风内动肝风内动耗血盛,热扰肝风而动行。头痛眩晕目赤疼,抽搐阵阵舌降红。治疗青肝兼熄风,方药羚羊钩藤明。[注释]
肝热动风是由于耗伤肝血之甚,使血不养肝,热扰肝风而致肝风内动。其临证可见:头痛眩晕,目赤肿痛,抽搐阵阵,舌红降,脉弦。治法清热熄风。方剂用羚羊钩藤汤加减。
[按语]
本证见于现代医学的各种高热引起的抽搐疾患,具有其症候者,方可按其进行辨证论治。
本证的临床表现是:头痛眩晕,目赤心烦,发热口渴,项背强直,阵阵抽搐,舌质红降,脉细弦数。
本证的病机是:肝热伤阴,导致肝阳上亢,肝风内生,风盛则动,故头痛,目赤、眩晕;心烦口渴是温热耗伤津液所引起;由于血不养筋故阵阵抽搐;肝风内动则项背强直,舌脉乃为血热伤肝之象。
本证的治疗原则是:清热熄风。
常用药物:
清热熄风药:羚羊角、石决明、钩藤、地龙、马宝。
本证的常用方剂是:羚羊钩藤汤:羚羊角、霜桑叶、川贝母、鲜生地、钩藤、菊花、白芍、甘草、茯神。
加减:肝火旺加龙胆草、夏枯草、生牡蛎、珍珠母;若气热动风可用白虎汤加羚羊角、钩藤。
三、血热伤阴血热耗阴虚火旺,阴虚阳浮行于上。身热面赤舌燥降,暮热早凉脉虚当。治则滋阴兼养液,方药加减复脉汤。[注释]
血热耗阴可导致阴虚火旺,阴虚则浮阳于上故出现身热,面赤,舌降干而燥,暮热早凉,脉虚无力,法应滋阴养液,方剂用加减复脉汤。
[按语]
本证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疾患及久病伤阴,和各种结核具有其症候者。
本证的临床表现是:身热面赤,手足心热,口干舌燥,或神倦耳聋,脉虚无力,心烦少寐,暮热早凉,经久不已。
本证的病机是:由于下焦真阴欲竭,温热损伤阴液,热邪久郁,每多深入下焦,伤及肝肾之阴,故温热病后期容易出现本证。阴虚故手足心热,面赤口干;阴虚火亢,扰乱心神故心烦不寐;精血不足则神倦脉虚数;暮热早凉则是血热耗阴,阴虚发热的特点。
本证的治疗原则:滋阴养液。
常用药物
滋阴养液:沙参、麦冬、枸杞子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龟板、熟地。
本证的常用方剂是:加减复脉汤:熟地黄、甘草、麦冬、阿胶、白芍、麻子仁。
加减法:虚风内动加牡蛎、鳖甲、;心烦不寐用黄连阿胶汤;暮热早凉可用青蒿鳖甲汤。
四、亡阴失水亡阴失水肾水虚,水不养木发病急。干瘦舌萎颧红体,手指蠕动脉虚细。治则滋阴潜阳法,大定风珠可疗疾。[注释]
亡阴失水是由于热入下焦,伤及肾水,水不养木而发病,其表现是:舌体干瘦而萎,唇焦,颧红,手指蠕动,脉微细,法应滋阴潜阳。方剂用大定风珠散。
[按语]
本证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、动脉硬化,具有其症候者,均可进行辨证施治。
本证的临床表现是:肢体干瘦,唇焦舌缩,齿燥积垢,目陷睛迷,昏沉嗜睡,两颧红赤,肢端厥冷,手指蠕动,脉微细欲绝。
本证的病机是:亡阴是伤阴较重的一种表现。由于肾主五液,故本病重点在肾。肢体唇舌干萎齿燥目陷均为失水的重点症状。阴气主垂亡孤阳无济,故见颧红,昏睡,脉微欲绝等证;肢体厥冷是阳浮于上,不能荣于四肢所致;手指蠕动是筋失濡养,虚风内动征兆。有抽搐动风明显属水不养木的虚风。
本证的治疗原则是:滋阴潜阳。
常用药物:
滋阴潜阳:龟板、鳖甲、天麻、钩藤。
本证的常用方剂是:大定风珠散加减:牡蛎、鳖甲、龟板、炙甘草、生地黄、白芍、麦冬、麻子仁、五味子、阿胶。
加减法:心烦加黄连、黄芩;暮热早凉加重用青蒿、鳖甲;肝火旺盛加龙胆草、夏枯草。